◎真正的自由,是心灵上的自由。心灵自由了,就没有人、事、物可以来束缚你了。
◎要抱持兴趣的态度,才能学到心得;要抱持乐观的态度,才能求到心安。
◎当你发现自己幼稚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开始走向成熟。
◎没有“自尊心”的人,即近于‘自卑’。而对人“恭敬”的人,就是在“庄严”自己。
◎幽默的本身就是一种禅趣,因为“禅’是活泼生动又充满智慧的,唯有如此,才能随时引发出幽默,充满著『禅趣”与‘自在’。
◎仁慈是心理和平的基本条件。
◎人生在世,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两种,一是健康,二是功德与罪过。能真正带得走的,只有功德与罪过了。
◎只有重重的跌倒了,人才会知道真正呵护自己的,并不是空中的高枝,而是地上的小草。
◎只有一种人能化解冤业,就是无报复心的人。不可以有报复心,愈报复冤仇愈深。
◎生命中最大的危机是什么?就是对别人或众生失去慈悲。
◎以感激的心情,宽容的精神,谦卑的态度,不断的学习、成长,追求改善目己,才能成就充实的人生。
◎一切事相都有两面观,不要只看一面,这样才更能看出真实面,亦是破除烦恼的方法。
◎常愧惭愧、谦卑的心,你会发觉自己是多么幸福。惭愧心使你心地庄严,人生更光明、更喜悦,而怀谦卑之心,则使你丰富了人生的旅途。
◎我们应当用喜悦的心情,去面对生命中无常的变化;抱持乐观的心情,去面对随时可能遭遇的挫折。要从顺逆中觉醒过来,无常是生命的真相,放下是最好的依靠。
◎愤怒有如刀的两刃,能伤害别人,也会伤到自己。而爱心、宽容,如香水能够自香,亦能使人常闻到香味。
◎心不安宁,任何角落都是牢狱。
◎成功者,有赢取别人掌声的决心,也要有给别人掌声的雅量。
◎恨就是牢狱,被囚禁在里面的人是我自己,而非找所憎恨之人。
◎心中常默念:“你我是弟兄,应彼此相爱,放弃各自的利己主张吧!’
◎成熟的人生观,必须能从多方面去了解人生,而对众生产生一种慈悯与宽恕。
◎时间是实现理想最根本的资源,要好好把握与利用。
◎世界上最大的财富是知足,一个知足的人,他内心充满著安祥与快乐,而一个不知足的人,他的内心则充满著埋怨与不安。
◎天下有两难,登天难,求人更难;地上有两苦,贫穷苦,病死更苦。
◎追求人生的幸福,不应在‘物欲’做无理的要求,应从知足感恩中、喜舍奉献上去获得。
◎人,因为修行才显得尊贵,只有牺牲及奉献能丰富你的内在。
◎伦理是一种自发性的能力,不是一种外予的信条,它是从学习中得来的,也是透过明白事理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。
◎心灵成熟,是要把自己训练成一个具有美德与智慧的人,依赖‘爱’这永恒不变的真理,引导至我们完善光明境地。
◎真正的快乐,是无忧无虑的,人唯有在不断的牺牲奉献与行善中,才更能体会出其中的滋味。
◎能付出爱心就是福,因为有慈悲就没有敌人。能消除躁心就是慧,因为有智慧就没烦恼。
◎能怀著一颗‘感恩心’的人,必定能忘记别人的缺点和错失。
◎有智慧的忍辱,是一种甘露;无智慧的忍辱,却是一种压抑。
◎有钱是一种‘福报’,懂得正确使用金钱,则是一种‘学问’与‘智慧’的结晶。
 
|